袜子,伴随上海三舟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兴走过了20多年创业生涯,如今他已经在上海、广东等地拥有2家公司、4个营销基地,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这位普通话里带着浓浓乡音的浦城人,借不起眼的小袜子做出了“脚下”大文章。
打破“铁饭碗”,捞取创业首桶金
陈建兴不会后悔20年前那个春天的选择。
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为父亲被定性为资本家,陈建兴也受了影响,不能入党,不能上大学,还处处受歧视。20岁那年,陈建兴接替了父亲的岗位,成为浦城侨联公司一名营业员。虽然端上了“铁饭碗”,可因为成分不好,他站的是最差的柜台,干的是最重的活儿。
14年里,凭借自己的努力,陈建兴升到了公司经理的职位。1993年春天,37岁的陈建兴觉得该是摆脱国有企业体制束缚出去闯一闯的时候了,他毅然辞职,只身到福州创业。
初到省城,一没本钱,二没经验,陈建兴从摆地摊起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同样质量的商品在商场专柜总能多卖一些钱,于是果断结束地摊生意,在福州东街口百货大楼租了一个柜台。
为了应付高额租金,刚开始,什么东西好卖陈建兴就进什么货,常常几个星期就换一类商品,顾客群体也因此变换不定。之后,发现女性消费品既有市场,利润又可观。敏感的陈建兴立刻调整经营方向,专攻女性消费品,开办女性袜子和内衣专柜。捞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借力品牌,企业越走越稳健
十年经营,让陈建兴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有了深入了解,并制订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决心专注于袜业。2003年,陈建兴和几个朋友在上海共同成立上海三舟针织有限公司,从单一的销售袜品转为生产和销售一体化。
孰料,做袜子与卖袜子是两码事。由于缺乏生产经验,2003年到2005年这三年,公司每年亏几十万元。
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产品就无法打开销路。“这是某某公司借某品牌生产的产品……”顾客无意间的一句话让陈建兴眼睛一亮,何不先借用别人的品牌打破眼下的僵局?三舟公司先后代理了国际品牌麦吉毕卡索和毕加索的袜品业务,依靠大品牌的带动,公司的产品销量迅速上升,安全度过了危险期。
之后,陈建兴开始思考如何做大企业。他将企业的生产地放在拥有良好产业基础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1年8月,三舟公司在广东的营销中心搬进南海区的城际大厦,开始着力打自己的品牌。公司旗下的自有品牌斯瑞博斯和富足袜品的销量逐年上升,如今在全国90%以上省会城市有60多家代理商,分布在300多家大型百货商场,销售网络日益成熟。
2009年,“三舟”在武夷山召开订货会,公司生产的打底裤在全国一 炮打响。陈建兴不无自豪地说:“自那以后,许多大品牌都跟在我们后面走,模仿我们的款式。”
经过二十年耕耘,上海三舟针织有限公司的袜品几乎垄断福建省所有大型百货的商场专柜,公司成为福建省唯一从事高档袜品的全国总代理商。下一步,陈建兴计划打造拥有完全自主品牌的高端袜品,“三舟”的触角正向全国各地伸展。
|